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

梅雨與濕氣的防潮抗黴對策


梅雨與濕氣的防潮抗黴對策

資料來源: 居家生活 8J Living

這些天雨下個不停,加上台灣本身是海島型氣候,一年四季隨時都有濕氣問題,因此為了健康與衛生考量,本文將介紹有關居家防潮抗黴的對策方法。濕氣一高,就易滋生黴菌,而黴菌就是喜歡生長在潮濕、 溫暖、陰暗的地方,會隱藏居家的位置如圖。


 

.黴菌的形成:

追查黴菌來源,就必須找出黴菌主要的滋生溫床;在居家中,黴菌及其孢子會滋生與散佈在各地方,例如浴室與廚房水管漏水是罪魁禍首,其次是屋頂的漏水。牆壁與地板的漏水較不易察覺,需要幾年後才會被發現。 一旦黴菌在屋內取得了立足之地,對房屋會造成極大的損害,甚至會導致房屋不適合居住。

在浴室、淋浴間、浴缸,以及洗手台的地板底下是最可能漏水的地方。廚房的水槽與洗碗機大部分會嵌附在櫥櫃裡頭,因此有漏水時比較難發現。還有地下室牆壁後面的濕氣以及地上積水也很常見。

簡言之,黴菌不易滋生在乾燥的地方,而喜歡陰暗潮濕之處。因此,保持空氣的流通與充足的光線可以降低濕度,減少濕氣的產生。天氣寒冷時,黴 菌會在結霜之初即死亡。


.黴菌對人體的危害:

一旦黴菌開始繁殖,很快就會成熟並將孢子散播到屋內各處,然後會隨著人的呼吸進去人體內部,對菌類高度敏感的人,少量的暴露就可能會引發極大的過敏反應。

黴菌的橫行對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傷害,會有許多症狀表現出來,包括氣喘、過敏、頭痛、疲倦、潛伏性感染、鼻竇炎、記憶力喪失、慢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,甚至黑肺病。

等到發現大肆破壞我們健康的元兇竟然與黴菌有關時,一些慢性的機能衰退現象可能已經開始產生了。受害人只能任由無情的黴菌孢子擺佈。

 


. 黴菌的預防、補救、與預防性的保養:

防範黴菌滋生問題,應定期實施簡易的預防性措施以及處理。
簡易的定期房屋檢查應包括檢查天花板漏水或水管破裂的情形。如果住家是舊屋重新裝修過,應檢查牆板,因為通常它是由以纖維素為主的材質所製成的,潮濕及其中的養分(木質)會滋潤黴菌的生長。

由於黴菌容易在這些黑暗潮濕的地方大量繁殖,房間應該光線充足並保持乾燥。

在潮濕的冬天將暖氣開著,尤其是住在潮濕地帶。專家建議將暖器打開至最高溫,離開房間後關上房門,讓房間在熱氣裡高溫「烘烤」。烘烤時偶爾檢查一下暖器,但要注意,沒有人在家時不要任由暖器連續開著。烘烤後記得將房間的窗戶打開,或利用抽風機及吊扇讓房間的空氣流通一下。

可開窗讓空氣流通,或裝設抽風機,隨時讓房屋保持良好的空氣循環,可有效減少黴菌孢子的累積。如果擔心室外的髒空氣或花粉粉問題,可用高效率微粒空氣過濾器來淨化室內空氣,減少污染原。

 檢查屋內磁磚與周圍水泥漿的地方有沒有黴菌,發現黴菌時,勿以塗上一層水泥漿的方式來掩蓋黴菌,這樣問題並不會改善,而應立即用自然的方式來處理: 將硼砂混合水或水及白醋,在黴菌生長的地方噴一兩下後,通常很容易就可以將黴菌擦拭掉。另外,硼砂是很好的黴菌抑制劑與消毒劑,可用來當作一般的浴室清潔劑,對洗臉盆、淋浴間、浴缸,及清潔牆壁等效果都很好。


 

洗澡時將浴室的風扇打開,因為這裡是屋內主要的潮濕地帶,必須避免讓浴室充滿過多水蒸氣。先將浴巾晾乾再丟到洗衣籃內。在浴缸沖完澡後抹掉殘餘的水滴,接著再將白醋與水,裝在噴霧器中,快速噴一下。如果對味道不會敏感,可再加些茶樹精油或薰衣草精油以用來消毒殺菌。也可用除濕機在浴後進行除濕。

定期將家中各種儲水器的水倒乾,並清潔,包括蒸氣機、冰箱、冷氣、濕潤器,及除濕機的托盤。

改善通風的情形,在濕氣的來源處加強通風,包括抽油煙機 、浴室抽風機、風扇,以及整間屋子的通風系統。如果室內濕度過高,可使用除濕機,但要定時清理儲水桶。


 


. 梅雨季節注意事項

梅雨或雨季時,屋外濕氣會很重,因此窗戶儘量關小甚至關閉,避免潮濕空氣進入室內。

冷氣機裡的過濾網最容易繁殖黴菌,因此必須經常換洗。另外,開關冷氣時,都先調到」送風」,這樣冷氣機內部的水分可以先散發掉。

雨季時,洗衣不易乾,最好的方法就是洗衣機洗完衣服後,先掛在陽颱風乾一~二天,然後將再衣服掛回室內,開啟除濕機,可同時室內除濕及乾燥衣物。如沒有除濕機,可利用電風扇吹乾。




除了利用除濕機除濕外,也可利用木炭來調節室內的濕度。將木炭裝在容器內,放在房間兩個對角線角落,木炭會吸收空氣內的濕氣,但只適用於小坪數空間,木炭效果比較有限。 也可將木炭放入舊襪子,放在櫥櫃內。木炭最大的好處是,可以曬過太陽後重複使用。




室內可利用風扇,讓空氣不斷保持流通,避免水氣滯流,去除又濕又悶的空氣。

廚房防潮防黴部份,感覺廚房裡濕氣重時,就打開廚房的窗戶,並開抽油煙機或開啟風扇將室內的空氣排出,讓空氣有流通,濕氣便不易滯留。

家中抹布等清潔耗材,使用完清洗乾淨,後以白醋加上5倍清水稀釋液浸泡後清洗,且要放在通風處風乾,保持乾燥防止發黴。


防黴 需要認真對待

防黴 需要認真對待


資料來源: 防黴 需要認真對待


入梅之後,我國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廣大地域,氣溫逐漸升高,陰雨、暴雨綿綿不斷,空氣潮濕溫暖。這種自然環境,適合各種黴菌的生長和繁殖。由於黴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小,所以防黴也就成了我們共同面對的一道課題。


黃梅天易發的疾病

黴菌感染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,特別是原來在人體皮膚上處於「休業」狀態的黴菌會「死灰復燃」,在腳趾等部位蔓延,引起皮膚癬病。腳癬如不及時治療,還會向身體其它部位傳染,變成體癬、股癬、手癬、花斑癬。研究表明,黴菌還會在人體內生長繁殖,引起黴菌性肺炎等病。

過敏性疾病敏感者吸入黴菌即可引起呼吸道過敏症狀,輕者出現鼻塞、流涕、打噴嚏症狀,重者會使人呼吸困難,喘息不止。患者一旦發病往往很難治癒,日久可能造成肺氣腫、肺心病等。溫濕環境中的黴菌及其代謝產物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,還會引發過敏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花粉病、皮炎等,或使原有的過敏性疾病復發。

關節疼痛: 由於氣溫多變加上空氣中濕度大,易使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加重或惡化。還會使腰背勞損、扭傷、骨折處和手術切口等部位及鄰近關節引起疼痛。

食物中毒: 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下,食物容易受污染而發黴變質,人吃了這種黴變的食物,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中毒,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。研究表明,如食用被黃曲黴素污染的食物,可致肝癌、胃癌等病。

心腦血管病: 梅雨季節的氣壓、氣溫、空氣濕度等氣象要素變化較大,容易導致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,血管收縮,血流受阻,血壓上升,心肌耗氧量增大,心臟負荷加重,從而誘發心肌梗塞、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病。

針對"四怕"採取措施

研究表明,黴菌怕光、怕氧、怕冷、怕燥。針對黴菌的這些特點,可以採取如下綜合性防黴措施:

一.曝曬 - 黴菌怕陽光,特別害怕太陽光中的紫外線。紫外線能殺滅或抑制真菌生長。有調查發現,下午1時是大氣細菌粒子沉降的一個低谷,說明太陽輻射對空氣中微生物有明顯的殺滅作用。因此,把易黴的東西放在陽光下曬,黴菌就無法生存。

二.通風 - 黴菌喜歡溫暖、濕潤、陰暗的環境。據實驗,氣溫在25℃左右,空氣相對濕度在70%時,黴菌最易生長繁殖。因此,經常開窗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可以使室內黴菌數量減少。

三.乾燥 - 黴菌數量的多少,與溫度、濕度有很大關係。研究發現,住在陰暗潮濕居室裡的人,其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率較高。保持周圍環境乾燥,可使易黴變物體表面的水分揮發,室內的濕度也會降低,使黴菌缺乏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水分。

四.降溫 - 據研究,黴菌在5℃以下就不能繁殖。因此,把食物放在冰箱、冰櫃內冷藏,可達到防黴的效果。

日常起居防黴菌

梅雨季節,要保持室內空氣乾燥、流通,特別是家裡有過敏體質者,更要如此。必要時可通過抽濕來營造乾燥、清潔的環境,避免黴菌進入人體,引發疾病。梅雨季節不在室內晾濕的衣服,這對減少室內黴菌污染也大有好處。

缺少陽光的雨天會使人覺得心情壓抑、情緒低落,這時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,擁有一個樂觀、開朗的心情。要適當參加體育鍛鍊,以利體內濕氣和熱量的散發。在飲食方面,宜清淡、少油膩、以利人體消化吸收。

有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,在梅雨期間要注意自我保健,飲食起居要有規律,並按醫囑服藥。

不要食用被黴菌污染的食物。有的黴菌本身有毒,有的會產生毒素,人誤食了被黴菌污染的黴變食物,即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。有些黴菌毒素還與致癌有關。

注意空調房間的通風。如長期使用空調而不注意通風,會引起室內黴菌污染。

降低室內黴菌濃度

室內黴菌可在衣物、皮革、家具、儀器、家電等表面大量生長繁殖,除了影響物品的美觀外,還會產生許多代謝物質,給人體健康造成隱患。因此,應做好物品特別是衣物的防黴。

洗淨: 黴菌和蛀蟲蟲卵是引起衣物黴蛀的主要原因,它們在潮濕季節會迅速繁殖。衣物中的污物是蟲卵賴以生存的條件。因此防黴防蛀的關鍵,是將衣物洗淨。

晾曬: 潮濕天氣可使衣物中水分增多,導致黴菌或蟲卵大量繁殖、生長。因此,衣物必須徹底晾曬後才能入櫃貯存。

防黴: 應把防黴防蛀劑吊掛於衣物上方約10釐米處,這樣其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揮發,達到好的效果。

去濕: 在梅雨季節應儘可能少開貯物箱的門,以免吸濕性較強的棉、麻、絲、毛等織物黴變。棉毛衫褲等衣物不宜裝在塑料袋中存放,以免衣物中的濕氣集聚,引起黴變。也不宜用電熨斗加熱的方法弄乾衣物,因為電熨鬥不能完全燙乾衣物,反而容易引起衣物黴變。